2017年,对于我国港口行业来说可谓是动荡却又亮点频出的一年:吞吐量创纪录、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开港、港口服务持续推进、港口整合再下一城等等,可谓赚足眼球。
昨天:亮点纷呈
回眸2017,港口行业亮点纷呈,其中包括多个“创纪录”。
吞吐量创纪录。根据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的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前11月货物吞吐量已达9.33亿吨的宁波舟山港,到年底很有可能突破10亿吨大关,而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也将突破4000万TEU。
今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年终将突破4000万标箱大关,这不仅意味着上海港进一步巩固了其世界集装箱第一大港的地位,更代表着我国港口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今年厦门港也将纳入千万标箱港口,使得中国内地千万标箱港口增加到7个。
以上海港洋山港区四期(洋山四期)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开港为代表,这一事件在2017年将要结束时,极大地振奋了港航船业的人心。一是对“中国制造”的绝好展示;二是在很大程度上预见了一个更加繁荣的全球贸易市场,因此港口才敢于加大自己的生产能力。
12月3日,投入运营仅7个月的青岛港更是以39.6自然箱/小时的单机平均作业效率,创下了全球同行业新纪录,且全面超越了人工码头。创造了集装箱码头行业的世界奇迹。
从增速来看,前11月,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分别为7%、8.7%。不管是货物吞吐量还是集装箱吞吐量,中国内地规模以上港口分别仅有一家港口出现负增长,即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和丹东港的集装箱吞吐量。
5月22日,酝酿已久的江苏省港口集团挂牌成立,全国港口整合继续推进,“一省一港”格局日益凸显。
港航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今年有所突破。2月28日,上海港推出一站式查询服务网站“港航纵横”;浙江省对接长江信息化平台;江苏省推进多式联运平台等。
今天:骄人业绩
这些亮点中,最吸引全球目光的当属所谓的“无人码头”陆续在我国一些港口落成并投入使用——青岛港、厦门港、上海洋山港……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
今年5月11日,全球领先、亚洲首个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投入商业运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以青岛港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全智能决策、全系统管理,颠覆了传统集装箱码头作业模式,开创了全自动化集装箱作业的新纪元。运营近7个月来,低成本、短周期、高起点、全智能、高效率、更安全、零排放为主要特征的“青岛模式”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12月3日上午,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单机平均作业效率达到39.6自然箱/小时,创出全球自动化码头单机平均作业效率最高纪录,且全面超越人工码头作业效率,比全球自动化码头单机平均效率高出5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项目受到中国科协的高度关注,获评“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2017)”项目,这是中国港口界首次获此殊荣。同时,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项目获得国家专利25项,发表论文10篇,编制企业标准18个。
马士基码头集团青岛区总经理叶志雄表示: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今天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绝非偶然,该效率绝对是当前自动化码头的一流水平,并全面超越人工码头效率。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曙光认为,从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持续优化的作业效率来看,“青岛港模式”具有了可推广可复制的行业示范意义,为全球全自动化码头研发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全球自动化码头资深专家MARK说,非常高兴看到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运营如此出色,这都源于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从硬件到软件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青岛港未来将会迈向更高的层次,继续保持世界上效率最高的自动化码头地位。
上海洋山港四期
12月10日,由中国建筑旗下中建港务主承建的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化码头——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码头正式开港投入试生产,标志着中国港口行业的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迎来里程碑式的跨越升级与重大变革,为上海港加速跻身世界航运中心前列注入全新动力。
该码头采用代表当前国际集装箱码头技术最高水平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方案,标志着中国港口建设由“建”造向“智”造挺进,建造技术始终处于世界前沿。
洋山深水港是世界最大的海岛型人工深水港,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战略和枢纽型工程。据悉,今日开港的洋山四期码头自2014年开始建设,历时三年建成陆域223万平方米、集装箱码头岸线2350米,可布置7个大型集装箱深水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为630万标准箱。放眼全球,规模如此之大的自动化码头一次性建成投运堪称史无前例。
“区域内将不再有人,完全实现自动化,不仅岸桥不需要人驾驶,可以后台操作;连集卡也不再需要,直接由自动运行的AGV小车装载运输货物。”工作人员戏称,这将成为一座“魔鬼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