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南京海港枢纽经济区实施《南京海港枢纽经济区发展规划》及三年建设行动计划以来的情况。截至2017年10月,海港枢纽经济区建设累计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任务的95%,已建成42个项目。
此前,国务院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南京港为长江经济带重点枢纽港,在南京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近日调研海港枢纽经济区建设情况时指出,发展枢纽型经济,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切入点,是发挥区位和枢纽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在未来,确保海港枢纽经济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交通枢纽提升辐射带动效应
记者从南京市政府2015年发布的相关行动计划中看到,南京海港枢纽经济区总布局为“一带两核三区”,规划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即围绕长江航运物流发展带,建设龙潭海港枢纽经济区和下关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两个核心区,以及江北、七坝、滨江三个港口枢纽经济区。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仲爱兵介绍,四大公用新港区(龙潭、西坝、铜井、七坝)中,已基本建成龙潭、西坝两大核心港区,七坝多用码头11月底就将试运行。
南京市交通局数据显示,2016年,南京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28亿吨,集装箱308万标箱。今年1至10月份,南京港已完成货物吞吐量2.0亿吨、集装箱264万标箱、商品汽车滚装运量11.6万辆。目前,南京拥有集装箱航线79条、月航班736班,开通了宜宾、泸州-南京-日本国际江海联运集装箱航线,北至京唐、营口,南至黄浦、汕头沿海内贸干线,中转航线覆盖长江中上游四省一市,基本构建了沿江、沿海“T”型航线网络布局;开通了至中亚、欧洲及新疆等国际、国内集装箱班列;构建了海陆统筹、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
物流服务力推绿色产业集聚
根据规划,南京海港枢纽经济区将建设30平方公里四大临港物流园区。如今,龙潭国际综合物流集聚区、江北化工物流园及滨江现代物流园初具规模,一大批服务民生福祉、服务产业发展的项目相继入驻。培育引进了一批知名现代物流企业,综合保税区龙潭片区一期、龙潭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相继投入使用。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集聚效应初步显现。龙潭片区引进了系列新能源汽车项目,七坝片区集成电路产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态势显现。此外,江北片区依托现有化工产业转型,引进了一批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构建高端化工产业链。
同时,为落实国家及省市环保要求,南京港不再受理长江危化品码头项目岸线申报,并加快推进沿江港口码头水污染防治设施改造。仲爱兵表示,南京已经完成沿江27处非法码头整治取缔工作,目前正在推进开展沿江非法码头整治后的生态修复。
瞄准世界打造南京开放新格局
海港枢纽经济区三年建设行动计划即将收官,新三年行动计划是决战“十三五”攻坚冲刺阶段。仲爱兵表示,南京市交通局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瞄准世界先进枢纽经济产业带,将海港枢纽经济区打造成新时期南京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品牌,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江海转运综合枢纽、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新兴产业集聚区。
接下来,南京还将重点集聚一批重大项目、龙头企业,打造高端临港产业集群,推动枢纽型经济发展。据仲爱兵介绍,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将启动编制,“根据新计划,南京正在提升龙潭、西坝、七坝、铜井四大公用港区功能,推进枢纽型、综合型、生态型、智慧型、创新型‘五型港口’建设。”
未来三年,南京港还将加快区域联动发展步伐,推进宁镇扬港口一体化整合。整合南京及周边港口近洋集装箱航线航班资源,加快航线航班发展,争取新辟至台湾、东南亚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近洋航线;加密长江流域集装箱支线密度,扩充华南等沿海内贸干线,构建沿江、沿海内贸航线“T”型战略框架。扩展和提升国际国内集装箱班列,提升辐射带动效应。仲爱兵透露,江苏省港口集疏运体系布局方案正在编制中,集装箱未来会大量向南京港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