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74名藏族青年背起行囊,坐大巴、搭火车,分两批从青海贵德来到如皋,成为当地船企员工。这些藏族青年走下高原牧场,走进企业车间,为家庭脱贫致富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与此同时,长江镇缓解了当地企业的用工难问题。两地政府部门实施精准扶贫与劳务用工的对接,实现了双赢。
牧场到工厂——
“一门心思学技术”
6日上午,江苏海通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新上岗还不到一个月的荀日才郎头戴安全帽,手握焊把专心致志地进行电焊。10月中旬,他和22名藏族同胞一起,行程2000多公里,从青海贵德县来到了如皋长江镇,成为两地精准扶贫、劳务对接的首批人员。
荀日才郎表示,走出家乡让他重新认识了外面的世界和自己:“过去我只会放牛羊,现在总算有点技术,一个月能拿4000元左右,一人一年相当于一家人一年的收入。”
午休时间,荀日才郎和几个藏族小伙子回到宿舍闲聊起来。“我们喜欢聚在一起讨论干了些啥,学了哪些新技术,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荀日才郎说,来之前心里没底,现在对未来特别有信心,大家都干劲十足。24岁的多杰才让有些腼腆,坐在一边不停地搓着双手,右手无名指上的银色戒指很是显眼。“结婚1年了,舍不得妻子和家人,但为了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选择走出草原。”他说,一开始焊把都拿不稳,如今已经熟练不少,现在就想一门心思学技术。
江苏海通是一家船舶海工企业,生产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订单排到了2020年,对技术人才与一线工人的需求都很大。为了能让这些青年尽快适应新工作,公司特意安排师傅一对一教学,并开展了安全教育等各种培训。“他们很能吃苦,公司会考虑重点培养文化知识基础好、技术好的员工。”人事科科长赵建如表示,今后会视基层锻炼学习的情况,进行更多的培训和提拔。
草原到平原——
“一切都挺适应”
首批藏民安全到达长江镇后不久,又有51名藏族青年循着他们的足迹而来,他们中有6对夫妻,22岁的得毛角和丈夫扎西太是其中一对。“厂里给我们安排了夫妻宿舍,一切都挺适应。”得毛角说,家里6人一年只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而今丈夫做起了管道工,自己则做些轻体力活,能多挣不少钱。得毛角面容清秀,说着不算标准的普通话,遇到听不懂的问题时,便小声用藏语向同伴化旦加求助。
23岁的化旦加毕业于江苏仪征技术学院,学习计算机专业,是他们之中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回老家找工作挺难,大企业少。”他说,这次政府牵线搭桥提供了就业机会,没多想就报了名。如今,他是14名藏族员工的小组长。
“先坐2个小时大巴从贵德到西宁,再坐35个小时火车到苏州,公司派车从苏州接回如皋。”为了这次招工,江苏海通副总经理崔建新三次赴青海洽谈、面试、接人。“他们不吃江鲜、海鲜,食堂就多准备些肉食,尽量保证饮食需求。”他说,厂里为藏族员工提供了不少特殊福利:提前享受明年的工薪调整,拎包入住宿舍,吃饭有补贴,周末还组织大家逛街。
“公司想得很周到,从上火车到宿舍,我们只背一个行李包,一路上吃的喝的、宿舍里床单被子,都给准备好了。”荀日才郎刚落脚就拍了照片给家人。“宿舍四人一间很宽敞,热水、空调等设施齐全,他们看到生活环境这么好,都很放心,让我好好干下去。”说道兴奋处, 他和几个伙伴打着拍子唱起了藏歌《我的上师》,悠扬的歌声,仿佛带他们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乡。
输出到输入——
无缝对接谋双赢
江苏海通的用工难题,如皋长江镇不少企业都正在遭遇。“我们调研时很多企业反映用工短缺,招不到人。”长江镇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唐文介绍,出现“用工荒”的企业集中在纺织、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行业。
而2000多公里之外的青海省贵德县,挂职贵德县委常委、副县长兼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的如皋长江镇党委书记吴志华,则把精准扶贫的重点落在了对外输出劳动力上。
“这次劳务对接,完全是‘不谋而合’。”唐文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吴志华打去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令人兴奋的回应:目前正在做劳务输出这方面的尝试与动员。双方一拍即合,初步商定了对接计划。“当地县政府十分重视,我们抵达的当天就通过电视媒体播放了招工信息。”唐文记得,招工时还下起了鹅毛大雪,但依然没有能阻挡藏民前来报名的热情,一下子有70多人前来面试。
如皋港区党工委书记,长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顾留忠表示,这次劳务对接,为港区企业解决用工难打开了思路,增加了经验,今后将扩大劳动力外引联系点,组织更多有需求的企业前去洽谈招工。
牧场到工厂——
“一门心思学技术”
6日上午,江苏海通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新上岗还不到一个月的荀日才郎头戴安全帽,手握焊把专心致志地进行电焊。10月中旬,他和22名藏族同胞一起,行程2000多公里,从青海贵德县来到了如皋长江镇,成为两地精准扶贫、劳务对接的首批人员。
荀日才郎表示,走出家乡让他重新认识了外面的世界和自己:“过去我只会放牛羊,现在总算有点技术,一个月能拿4000元左右,一人一年相当于一家人一年的收入。”
午休时间,荀日才郎和几个藏族小伙子回到宿舍闲聊起来。“我们喜欢聚在一起讨论干了些啥,学了哪些新技术,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荀日才郎说,来之前心里没底,现在对未来特别有信心,大家都干劲十足。24岁的多杰才让有些腼腆,坐在一边不停地搓着双手,右手无名指上的银色戒指很是显眼。“结婚1年了,舍不得妻子和家人,但为了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选择走出草原。”他说,一开始焊把都拿不稳,如今已经熟练不少,现在就想一门心思学技术。
江苏海通是一家船舶海工企业,生产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订单排到了2020年,对技术人才与一线工人的需求都很大。为了能让这些青年尽快适应新工作,公司特意安排师傅一对一教学,并开展了安全教育等各种培训。“他们很能吃苦,公司会考虑重点培养文化知识基础好、技术好的员工。”人事科科长赵建如表示,今后会视基层锻炼学习的情况,进行更多的培训和提拔。
草原到平原——
“一切都挺适应”
首批藏民安全到达长江镇后不久,又有51名藏族青年循着他们的足迹而来,他们中有6对夫妻,22岁的得毛角和丈夫扎西太是其中一对。“厂里给我们安排了夫妻宿舍,一切都挺适应。”得毛角说,家里6人一年只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而今丈夫做起了管道工,自己则做些轻体力活,能多挣不少钱。得毛角面容清秀,说着不算标准的普通话,遇到听不懂的问题时,便小声用藏语向同伴化旦加求助。
23岁的化旦加毕业于江苏仪征技术学院,学习计算机专业,是他们之中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回老家找工作挺难,大企业少。”他说,这次政府牵线搭桥提供了就业机会,没多想就报了名。如今,他是14名藏族员工的小组长。
“先坐2个小时大巴从贵德到西宁,再坐35个小时火车到苏州,公司派车从苏州接回如皋。”为了这次招工,江苏海通副总经理崔建新三次赴青海洽谈、面试、接人。“他们不吃江鲜、海鲜,食堂就多准备些肉食,尽量保证饮食需求。”他说,厂里为藏族员工提供了不少特殊福利:提前享受明年的工薪调整,拎包入住宿舍,吃饭有补贴,周末还组织大家逛街。
“公司想得很周到,从上火车到宿舍,我们只背一个行李包,一路上吃的喝的、宿舍里床单被子,都给准备好了。”荀日才郎刚落脚就拍了照片给家人。“宿舍四人一间很宽敞,热水、空调等设施齐全,他们看到生活环境这么好,都很放心,让我好好干下去。”说道兴奋处, 他和几个伙伴打着拍子唱起了藏歌《我的上师》,悠扬的歌声,仿佛带他们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乡。
输出到输入——
无缝对接谋双赢
江苏海通的用工难题,如皋长江镇不少企业都正在遭遇。“我们调研时很多企业反映用工短缺,招不到人。”长江镇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唐文介绍,出现“用工荒”的企业集中在纺织、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行业。
而2000多公里之外的青海省贵德县,挂职贵德县委常委、副县长兼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的如皋长江镇党委书记吴志华,则把精准扶贫的重点落在了对外输出劳动力上。
“这次劳务对接,完全是‘不谋而合’。”唐文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吴志华打去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令人兴奋的回应:目前正在做劳务输出这方面的尝试与动员。双方一拍即合,初步商定了对接计划。“当地县政府十分重视,我们抵达的当天就通过电视媒体播放了招工信息。”唐文记得,招工时还下起了鹅毛大雪,但依然没有能阻挡藏民前来报名的热情,一下子有70多人前来面试。
如皋港区党工委书记,长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顾留忠表示,这次劳务对接,为港区企业解决用工难打开了思路,增加了经验,今后将扩大劳动力外引联系点,组织更多有需求的企业前去洽谈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