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武是中交二航局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设备分公司总工程师,他常年扎根一线,以满腔热情投入专用装备和新型工艺的研发之中。他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北盘江大桥、以色列阿什杜德港、沪通长江大桥等20余项重大工程关键装备与工艺的研发工作。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薛志武主持或参与的科研攻关项目已累计获得专利37项,创造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
2020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湖北省委员会公布了“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名单,薛志武从178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评“创新创业好青年”。
薛志武在沪苏通长江大桥天生港航道桥扣塔塔顶进行设备安装检查。 卢涛 摄
创新之路薪火相传
2011年,薛志武从重庆大学毕业,入职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从事桥梁施工专用装备与新型工艺研发。
薛志武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港珠澳大桥试验段工具式导向沉桩系统的研发,项目负责人是公司设备专家汪文霞。有别于以往的工程,常规的导向系统根本无法满足项目要求。在汪文霞的带领下,大家展开头脑风暴,总结以往导向系统的优缺点,引入机床夹钳的工作原理,每天工作到凌晨2点,经过半个月的努力,最终不负众望设计出理想的工具式沉桩导向系统。第一个项目的磨砺,让薛志武体会到学有所用的喜悦,也给薛志武深深注入了“不甘守旧,大胆创新”的精神理念。
2013年,薛志武开始独立负责专用设备的研发,从最开始简单的挂篮改造,到复杂的移动模架设计,再到顶推、转体等新型工艺设计,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实践自己的新想法。薛志武清醒地认识到,这并不代表自己达到了多高的水平,相反,薛志武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上,而更重要的使命是将这些“薪火”代代相传。昔之传今,今之传后,可永葆基业长青,这是一条创新之路,也是一条传承之路。
匠心打造“闪亮名片”
2015年末,薛志武第一次负责海外工程的装备研发,主持以色列阿什杜德港Q28码头新型打桩平台的设计。“项目现场位于阿拉伯海外海,又处于季风带,风大浪凶,气候恶劣,常规的打桩设备根本无法正常进行定位施工。”薛志武说。初到现场,他便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既然不能强攻,何不智取?”薛志武计上心来。面对长周期涌浪的国际难题,薛志武带领团队将陆上施工常见的步履式顶推技术嫁接到海工平台上,变“海上施工”为“陆地施工”,使海上打桩平台成功“登陆”,以最大限度减弱海上涌浪的影响。
当平台运抵现场,逐段安装在涌浪中不断摇晃的桩顶时,很多人都投来怀疑的目光。工人们私下问:“这样能行吗?晃动这么厉害。”薛志武坚定地回答:“没问题,我们经过严谨的计算分析,考虑了所有可能出现的工况,运行的时候我和你们一起站在平台上。”工人们这才放心地点了点头。但是,感官上的冲击远比纸上分析来得强烈,忙完一天的安装指导,一回到宿舍,薛志武还是打开电脑,复算已计算了无数次的模型,查找每一处可能出现的纰漏和失误。
2016年4月,平台第一次试验,当300吨的平台载着近300吨的起重机,稳稳地完成第一次移动时,薛志武激动地抱起了身边的同事,成功的喜悦冲淡了所有艰难困苦。两年后,桩顶顶推平台“2.0版”成功应用于巴基斯坦胡布煤码头工程,为项目节省工期2个月,“桩顶支撑步履式平台沉桩技术”成为中交二航局在“一带一路”工程上一张闪亮的名片。
临危受命攻坚克难
桥梁转体施工,尤其是竖转施工,风险极高,难度极大,对建设队伍能力要求极高。市场基本由多门朗、上海同新等几家知名公司垄断。作为中国桥梁建设的梦之队,二航局必须把这样的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不会受人掣肘。
薛志武再一次临危受命,负责沪苏通长江大桥柔性拱肋竖转工艺设计及成套装备研发工作,如此大规模的柔性拱竖转,几乎找不到一个可以借鉴的国内外案例,方案从无到有,整整筹备了3年。
2017年9月,拱肋竖转施工从纸上即将变为现实。薛志武时常爬上92米高的扣塔,检查锚箱以及横联连接处的螺栓等关键受力部位,并为扣塔平台上实施竖转施工的同事们加油打气。扣塔高度相当于33层楼高,有的爬梯近乎90度,令人望而生畏。“薛总,你没必要爬上来呀!太高了,爬得累!有什么事对讲机里说一下,我们能行!”技术员看到气喘吁吁的薛志武爬上扣塔,急忙劝阻。
“我们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你们在哪里我就在哪里。”薛志武缓了口气,笑着说。他始终认为,只有身在一线,才能掌握施工最前沿的情况和发生的问题,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最终做到知己知彼。2017年10月9日,沪苏通长江大桥世界第一跨度的柔性拱肋竖转成功,让二航人真正将竖转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这一辈子很长也很短,短的是旅程,长的是人生。每一个项目就像是一个短短的旅程,慢慢地构成了薛志武的人生。薛志武说,在未来的一个个项目中,他会继续将中交前辈们的优秀品质和拼搏精神一路传承,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