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海航运信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航运动态 » 新闻资讯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效益有效发挥过闸船舶达50万艘

来源:时间:2021-04-23点击:144次

4月21日上午,中共长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建平宣布: 长沙枢纽过闸船舶达50万艘次开闸!10时6分随着“湘远6号”满载集装箱等货轮汽笛齐呜,缓缓驶入湘江长沙综合枢纽2号船闸上驶,标志着自2012年蓄水通航以来,长沙枢纽过闸船舶达50万艘次。

岁月如水歌如潮,湘江不老今更俏。曾几何时,把湘江建设成东方莱茵河,是省委、省政府和长沙人民的美好憧憬。

为保护、利用、治理好湘江母亲河,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湘江流域梯级开发规划。作为梯级开发的一个组成部分,省市政府最初提出在湘江长沙段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的设想。2003年,湘江长沙段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枯水位,致使长株潭三市供水形势非常严峻。次年1月省人代会期间,长沙市的人大代表以议案形式建议将湘江长沙枢纽工程纳入省重点工程,尽快立项,争取早日动工。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在万众期待中应运而生。

枢纽工程坝址位于长沙市下游约20公里的望城区湘江蔡家洲河段,上距株洲航电枢纽132公里,坝址控制流域面积90520km2,枢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双线船闸、泄水闸、电站、坝顶公路桥以及鱼道等,船闸为双线2000吨级,闸室有效尺寸280m×34m×4.5m(长×宽×门槛水深),设计年通过能力9800万吨,泄水闸共46孔,其中低堰26孔,堰顶高程18.5m,单孔泄流净宽22m,高堰20孔,堰顶高程25.0m,单孔泄流净宽14m;电站共安装6台单机容量9.5MW的灯泡贯流式机组,总装机容量57MW,年均发电量2.32亿度;坝顶公路桥为双向6车道,桥长1939.39m,桥宽27m;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为29.7米,库容为6.75亿立方米,工程等别为Ⅰ等,工程规模为大(Ⅰ)型;主要的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级别为Ⅰ级,次要的永久建筑物为3级,临时水工建筑物为4级。永久性主要建筑物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峰流量26400m3/s,相应坝前水位35.87m;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洪峰流量30200m3/s,相应坝前水位36.96m。

长沙枢纽通航功能是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枢纽通航建筑物主要包括船闸主体工程、上下游引航道及锚地工程。船闸为双线双向单级船闸,设计年通过能力9800万吨,设计船型为一顶2艘2000吨级驳船队或一顶4艘1000吨级驳船队,闸室有效尺度:280m×34m×4.5m(长×宽×门槛水深),满足设计水平年(2035年)的过坝运量需求。

枢纽工程总工期72个月,其中通航工期为35个月。2010年8月工程船闸工程围堰开工,2012年9月29日船闸工程完工并投入运行。随着长沙枢纽正式蓄水通航,2000吨级的大船,从湖湘腹地扬帆起航,直达五湖四海!

截至2021年4月20日,船闸已安全运行3125天,累计过闸9.5万闸次,累计过船50万艘次,货运量约5.3亿吨。船闸日常过闸船舶类型有:自卸舶船、普通货船、集装箱船、危险品船、拖船、公务船、工程船等,其中,自卸舶船约占总量的60%,为长沙船闸过闸最主要的船型,船舶吨位以2000吨为主(约占50%),通过最大吨位船舶为5000吨(集装箱和砂石)。常见货物主要有:煤炭、钢铁、砂石、集装箱、矿石、原油、危化品等,砂石、矿石比重较大,约占总量的90%。

一个个数据,凝聚的是枢纽建设者和管理者的智慧力量。

长沙市湘江综合枢纽工程办公室,承担着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运行管理重任。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提供的船闸船舶过闸服务为公益服务,全年免费通行。

虽为公益,责任重大。走进长沙枢纽船闸控制中心,“安全、高效、畅通”六个水蓝色大字庄重醒目。

安全是基石。“安全是我们不可逾越的红线。”市枢纽办党委书记、主任丑金科逢会几乎必讲。在与同事交流中,他说,作为一家市直单位,每月召开安全生产例会,研判安全生产形势,部署安全生产工作,我们也算独此一家了。

对船闸来说,安全过闸组织十分重要。为保障国计民生重要的物资的运输,长沙枢纽船闸根据通航法规要求,并参照国内类似船闸的运行经验和自身实际情况,对公务船、民生物资船舶、长沙港集装箱船舶、危化品船舶施行绿色通道,按照“提前申报、即到即走”的原则过闸。针对汽油、硫酸、烟花爆竹等一类危化品,则按照分类集中单独过闸,对二类危化品则都是混装过闸,危化品船舶过闸每天约为8艘。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长沙枢纽下游共甄别并有效隔离疫源地船舶80艘,确保没有携带病毒船舶流入长沙枢纽上游。

高效是追求。船闸自通航以来,一直是24小时运行,工作人员采取5值3倒模式进行工作,日均运行34闸次,日均过船185艘次。科技的应用助推了生产的发展,船闸建成伊始,采用的是智能化调度方式,在宽敞明亮的船闸控制中心,只有4到5名工作人员间或发出调度指令,充当“水上交警”,指挥着过往船舶有序进出,“忙而不乱”是他们的日常写照。

畅通是承诺。2017年7月,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突袭湘江流域,一度造成枢纽船闸停航。一时之间,上下游船舶大量积压,水运企业求援函纷至沓来。面对此情此景,枢纽上下齐心,日夜奋战,抢修设施设备,清理水上漂浮物,按上级要求时间提前三天恢复全线船闸通航,保障了国家重点工程物资运输。

为确保船闸畅通,在日常管理中,市枢纽办分类施策,对汛期最大流量过程中的通航保障,科学调度船舶过闸;针对下游水位创历史新低情况,开展“战枯保畅”行动,采取调水缓解通航压力、优化通航流程等措施,确保通航需求。

长沙综合枢纽工程的建成运行后,将湘江长沙至株洲段通航能力将由1000吨级提升到2000吨级,有利于保障供水、改善滨江环境、开发旅游资源、提升城市品位、增强长株潭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步伐,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工程、环境提质工程和民生工程。如果没有水,这一切都将无从谈起。湘江和莱茵河相比,流域布局大致相似,莱茵河的年运输能力却是湘江的三倍,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莱茵河全流域水位稳定。而在湘江的枯水季节,株洲以下江段,也就是湘江最核心的航道,却只能通航五百吨级船队, 一些船只常常搁浅于江心。700多公里长的湘江湖南境内流域,水运物流还不到总物流量的一成。一边是水运本身具有的运量大、价格低优势,而一边是水运不畅导致大量货物无奈拥挤到公路、铁路,每年多支出的运费就超过10亿元。

行百里者半九十,成大业者贵坚持。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承载着东方莱茵河的希望与未来,寄托着湖湘人民的夙愿与梦想,还将砥砺前行!


 

图为中共长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建平宣布: 长沙枢纽过闸船舶达50万艘次开闸时!

 


“湘远6号”满载集装箱等货轮驶入湘江长沙综合枢纽2号船闸上驶。

 


图为数条“热烈祝贺长沙枢纽过闸船舶达50万艘次”的条幅披在船上。


出席“长沙枢纽过闸船舶达50万艘次”见证仪式的港口、航运部门代表,畅谈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效益有效发挥过闸船舶达50万艘的成绩。

最新信息列表
关注我们
 
宣传信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