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27届中日韩欧美造船高峰会议(JECKU)在日本志摩市召开。各国代表团一致认为当前全球船舶工业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但也要关注世界海运贸易量会受到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随着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的实施,一些新技术将加速老旧船队的淘汰并促进新船需求。会议代表一致同意,不断加强造船业与相关行业的密切合作。
此外,克拉克森发布的最新数据统计,2018年9月份全球新签订单82艘,共计271.9796万CGT。与2018年8月份全球新签订单56艘,共计148.1819万CGT相比较,数量环比增加26艘,修正总吨环比上升83.54%。
纵观当今全球造船业,中国造船业强势崛起,韩国造船业在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独树一帜,欧洲造船业加强合作,日本造船业正从泥沼中往上爬……
前9月新签订单载重吨同比上升
根据克拉克森发布的数据,9月份从新签订单船型上来看,散货船11艘,共计1350000载重吨;油船13艘,共计1682700载重吨;化学品船1艘,共计14620载重吨;集装箱船44艘,共计446240标箱;液化气船1艘,共计174000立方米;其他船型5艘,共计121817CGT;海工船7艘,共计67537CGT。
从订单类型来看,散货船新签5艘好望角型散货船、3艘卡姆萨尔型散货船和3艘大灵便型散货船;油船新签5艘苏伊士型油船和8艘阿芙拉型油船;集装箱船新签20艘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2艘巴拿马型集装箱船、5艘次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和17艘灵便型集装箱船。
按接单船厂国家来看,9月份全球新船订单82艘,合计2719796CGT,其中中国船厂接获18艘,合计362401CGT;日本船厂接获20艘,合计352929CGT;韩国船厂接获29艘,合计1718068CGT。修正总吨分别占全球新船订单量的13.32%、12.98%和63.17%。
具体统计,今年1—9月新船订单796艘,合计57946293载重吨,与2017年同期的新签订单921艘,合计54353332载重吨相比,艘数和载重吨分别同比下跌13.57%和上升6.61%。
从船型上来看,散货船190艘,共计21302200载重吨;油船96艘,共计16984212载重吨;化学品船59艘,共计2419406载重吨;集装箱船151艘,共计1060302标箱;液化气船77艘,共计8713400立方米;海工船67艘,共计558804CGT;其他船型156艘,共计3272866CGT。
从国家来看,中国新签订单335艘,合计6913000CGT;日本新签订单115艘,合计2471572CGT;韩国新签订单210艘,合计9510410CGT;修正总吨分别占全球新船订单量的32.23%、11.52%和44.34%。
中韩继续领跑造船业
近几年,中国造船产业强势崛起,给了韩国巨大的压力。虽然面对在超大型集装箱船、LNG船等韩国主导的船型方面中国依旧占弱,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造船产业已经在技术上逐步追上韩国。
中国船企不仅在与韩国船企的交锋中多次抢单成功,还在造船业很多领域取得突破,领先世界。韩国产业研究院曾预测,韩国造船产业的竞争力最多再有2至3年,就会被中国企业赶超。
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近日宣布,韩国政府将在今年开始对韩国智能船厂(K-Yard)项目进行初步的可行性研究。该项目框架是在2020—2025年六年时间里测试运行两个智能船厂,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将船厂工人与设施、工序和产品连接在一起的智能造船系统。项目总预算将达4000亿韩元(约合3.6004亿美元)。韩国政府希望通过K-Yard项目,将生产力提高20%、生产成本降低10%,以确保本国造船业的竞争优势。
业内人士指出,现代重工、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这三大船企在前9个月获得了187亿美元的新船订单,完成了全年287亿美元接单目标的69%。这之中大部分为高价的LNG船,现代重工集团接获了16艘LNG船新船订单,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分别接获了12艘、10艘。
扬子江船业董事长任元林分析道,船舶制造有几个特定的要求制约了船舶产业转移。第一,区域地带限制。太热太冷的区域不适合造船,会额外增加成本,比如欧洲的船企多靠近暖流,而印度洋沿岸太热就不适合。第二,综合工业实力要求。船舶制造业需要70多个产业配套,越南菲律宾等没有相匹配的综合工业实力。第三,资本密集。第四,劳动密集。综合上述四个因素,只有中国和韩国可以满足船舶制造业发展。
由此可见,中韩将保持造船大国宝座并长期领跑造船业。
法意船企将组建工业联盟
在收购STX法国业务上有过合作的欧洲两大造船巨头——法国海军集团(Naval Group)和意大利Fincantieri集团将组建工业联盟欲联手打造世界级造船厂。
当地时间10月23日晚间,法国海军集团和Fincantieri在一份联合公报中宣布,将会成立一家股权各占一半的合资企业,以加强竞争力。该方案已经获得法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的支持,近日将正式启动谈判。
据了解,在一年多前的法意峰会期间,当时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两国政府将合并法国海军集团Naval Group和意大利Fincantieri集团,成立一家法意联合的海军防务集团,联手打造世界级造船厂。马克龙表示,这一协议是双赢,希望合并谈判能遵循法国跨国公司阿尔斯通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并交易模式,打造全欧洲的海军防务企业领导者,创造欧洲先进的造船企业来应对竞争——特别是中国和俄罗斯企业的竞争,从而为发展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欧洲造船业,加强两国海军军事合作提供便利。
Fincantieri和法国海军集团认为,联盟为两个集团及其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提高其服务意大利和法国海军的能力,从而获取新的出口合同、增加研究经费、并最终改善法国和意大利海军部门的竞争力。
Fincantieri和法国海军集团打算“为两国合作项目和出口市场而共同筹备供给”,并部署一条包含相互采购、最佳性价比的“更有效的”供给链。两家企业同样打算“联合推进一些研发创新计划”并“通过分享研发中心、测试方法以及专家网络而鼓励两家企业相互合作的开展”。
据悉,法国海军集团即原法国DCNS集团,是一家拥有超过400年历史的法国国有船企,是欧洲最大的海军承包商,在欧洲乃至世界海防系统市场上占居着领导地位。意大利Fincantieri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邮轮建造商,世界第四大造船厂。Fincantieri集团近年来已经并购Vard以及收购法国STX股权,并且和中船集团开展战略合作。Fincantieri集团无疑是目前全球最好的造船企业之一,根据手持订单量,Fincantieri的交付安排持续至未来10年。
日美重整“东山再起”
据美国《国家利益》在9月底表示,美国造船业面临着危机,大批工人选择了离开,但是新鲜血液却得不到补充,对此,五角大楼决定用军舰订单这种方式刺激美国造船业的发展,至于是否有效还不得而知。而日本方面则更是凄惨,目前日本许多造船企业已经无法生存,就连日本造船业的象征爱知造船厂也在8月15日宣布倒闭,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合作,以维持自身发展。
今年7月30日,日本船厂JMU在横浜市矶子工厂建造的新型宙斯盾舰“摩耶”号下水。对于因液化天然气(LNG)船只的建造订单减少而陷入困境的日本海事联合而言,这预示着卷土重来的良机。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连续建造了4艘大型直升机配备型护卫舰。此外,三菱重工携手三井E&S造船获得了自2018年度起连续建造8艘的小型护卫舰订单。
还有,船公司将企业重心移至海外,如川崎重工。2017年12月底,川崎重工决定70%的商船建造要转移至中国,希望从合作伙伴中企手中获得订单。同时,斥资逾200亿日元,将中国大连合资公司的建造能力增至1.5倍。此外,日本三井造船株式会社、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与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在上海签署合资协议,联合在中国成立新合资造船公司,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超一流船厂。
9月13日,日本船舶出口商协会(JSEA)发布数据,今年8月,日本船企接获的出口船舶订单量共计153万GT,21艘,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00.2%,相比7月大幅增长了161.8%,这是自5月以来日本船企月度接单量首次出现同比增长,可能是新一轮订单激增的开始。这一点从克拉克森刚发布的9月日本数据也可印证。
至于美国造船业,今年5月,美国参议员Roger Wicker和众议员John Garamendi已经联合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名为《促进美国造船业法案》的文件。如果该法案在国会得以通过,今后美国出口液化天然气和原油将部分使用美国制造的船只并配备美国国籍船员。
根据该法案,到2040年,美国将制造超过50艘的船舶来振兴美国造船业,这将在海事和海运方面创造数以千计的就业机会。美国造船业协会和美国海事办公室也发声力挺该法案,认为此举将有效促进美国的造船业发展和拉动美国消费,并改善基础设施。美国钢铁业的代表和劳工领导人也表示对此举的大力支持,认为客观上将提升美国钢铁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