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运输部公布了2018年7月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快报。1-7月份,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766,772万吨,同比增长2.3%。其中,沿海港口1-7月完成货物吞吐量536,285万吨,累计同比增长4.1%;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30,487万吨,累计同比减少1.8%。
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228.44万TEU,累计同比增长4.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2,635.95万TEU,累计同比增长5.0%;内河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95.48万TEU,累计同比增长3.7%。
根据数据来看,7月份全国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呈现出稳定增长状态。
根据美国零售联合会(NRF)及Hackett Associates的追踪显示,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企业在关税生效前“抢进口”,主要港口进口箱量在6、7、8月份都创造了历史记录。根据预测,其进口集装箱量在8月将达到191万TEU的年度峰值。
回到中国港口,由于进入夏季台风高发季,台风接连登录中国沿海港口城市,甚至北上影响天津、大连等港口,给全国港口的夏季作业生产带来极大挑战。同时,船公司预期后市货量将呈现下降趋势,进行撤船并线,供需不平衡导致7月美西线运价大幅上涨,也给出口企业带来较大负担。
其中,由于木材与废纸量等商品量的增长,苏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了7.1%的高增长,与前一位营口港仅有不到6万TEU的差距,按照两港目前的增幅,前者将对第九位的座次发起冲击。
前十位港口中,只有上海港、苏州港、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呈下跌趋势。
根据港口圈分析,上海港由于践行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上海市绿色港口三年行动规划(2015-2017年)》,上海港的煤炭接卸也由专用码头为主的状态向中小企业货主码头转变。
苏州内河港集装箱吞吐量呈现高增长状态,货物吞吐量却一再走低的原因,或是由于环保压力,长江上多个码头推行“散改集”造成。
天津港由于疏港铁路建设还在进一步完善中,受禁止汽运煤影响,货物吞吐量呈下跌趋势。
烟台港和日照港表现抢眼,从年初至今,保持了双位数的高增长。
根据了解,烟台港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来源于:一是几内亚项目和铝矾土全程物流体体系发挥效用,铝矾土吞吐量5500万吨;二是集装箱表现抢眼,第五艘自有集装箱船舶“惠德”轮顺利首航,烟台港集装箱自控船舶达13艘次;三是原油方面充分发挥西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270万立方仓储罐区和540公里输油管线等港口重大基础设施优势,原油增幅较大。
日照港则在铁路沿线设立了4个“无水港”,先后在山西临汾、临沂等地举办了市场推介活动;与中远海运物流组建成立了日照港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围绕集装箱航线、内陆无水港、“散+集”业务、海铁联运等方面拓展空间,在集装箱和原油上实现大幅增长。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中美贸易总值为2.29万亿元,增长5.2%,占我外贸总值的13.7%。其中,我对美国出口1.66万亿元,增长5.6%;自美国进口6250.1亿元,增长4.3%。值得关注的是,8月,海关进出口货物整合申报正式实施,原报关单、报检单合并为一张新报关单,预计海关通关效率将提高20%-30%,对外贸进出口企业是一大利好。
港口圈认为,7月中美贸易不仅存在着“抢出口”,更存在着“抢进口”,正是这两种现象的共振支撑了7月外贸数据的稳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贸易战影响较小,进出口贸易的前移以及未来关税政策的相继落地实施,可以预计,下半年的中国外贸将面临较大压力,下半年港口的吞吐量增幅或将出现温和增长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