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印地区到福建沿海的航线上,10000TEU以上型船舶对应的绩效较高,但这类船舶的运力投放量却不高,船东可以考虑将这类船型投放到该航线上。加勒比海-环地中海航线上,绩效较高的6000-6999TEU、5000-5999TEU型船舶,对应的船舶投放量也较低,建议船东调整运力投放。”
近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港航大数据实验室发布了一份名为《基于大数据 全球集装箱热门航线、船型分析》的报告,在综合大数据分析后,给出了上述建议。
该报告以2017年数据为基础,先将全球划分为31个区域,再对31个区域相互之间往来的船舶,按不同的组合定义为不同的航线进行分析研究,当遇到某些航线上并不存在船舶运力时则剔除,最终实际有船舶往来的航线共334条。
同时,对主要类型集装箱船进行分类,根据每种船型在各航线上运营的具体情况,综合计算得到对应的绩效指标。该指标考虑到船舶繁忙程度、新投入船舶比例、航速、运能等多方面,以衡量某种船型在某条航线上是否热门。经过大数据分析,最终得出有关船型与航线匹配的建议。
在全球热门航线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投入集装箱船舶艘数较多的航线,主要集中在远东地区以及欧洲地区的近洋航线,其中粤港澳地区与邻近的新马印、宁波舟山、环日本海地区、台湾海峡东部地区、珠三角地区、环黄渤海等区域往来的集装箱船舶数量较多。
运能增幅较大的地区,则集中在从中国沿海区域出发的航线上,特别是宁波舟山、粤港澳、环渤海、福建沿海等地的航线,运能增幅显著,亚洲区内市场和远东-欧洲市场的增速也较快。同时,非洲西南部沿海到波斯湾区域,美洲西部沿海到远东地区,以及红海海域、环日本海等地的对外航线,运能规模下降明显。
具体航线与船舶匹配度方面,通过对334条航线上不同船型的绩效分析,从绩效指标前20排名的图中可以看出,较为热门的有宁波舟山区域分别到环日本海、粤港澳、环加勒比海、新马印、环地中海等地区之间航行的8000-9999TEU和12000-13999TEU型船。此外,环加勒比海到美国东南沿岸、环日本海、红海海域等区域的6000-6999TEU、8000-9999TEU型船的绩效也较高。4000-4999TEU的偏小船型,在中国南方地区到墨西哥湾、环加勒比海的航线上运营绩效较高,船东可以考虑将对应的船型投入对应绩效高的航线中。
不过报告还指出,在新马印地区到福建沿岸的航线上,10000TEU以上型船舶对应绩效较高,但实际上船舶运力艘数却不高,报告建议船东可以考虑将这类船型投放到该航线上来。此外,在对中国—非洲航线上的热门船型分析发现,5000-5999TEU、16000-17999TEU型船的绩效较高,但对应的船舶运力保有量却并不多,报告建议船东可以考虑将更多此类型船舶投入到中国至非洲航线上。类似的还有加勒比海-环地中海航线上,绩效较高的6000-6999TEU、5000-5999TEU型船舶,对应的投放数量也较低。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信息化研究室主任兼港航大数据实验室主任徐凯表示:“我们已经通过大数据,计算了全球334条航线的情况,但由于篇幅有限,这份报告中只选取了部分航线。其中,在大型船舶的投放方面,从数据分析来看,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我们希望这个报告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船公司了解可以用大数据优化航线。”
据了解,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港航大数据实验室是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制定的《2015年上海航运中心建设重点任务》之一,被列入《“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被评为“2017 年上海市促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创新示范项目”。
目前,该实验室已研发搭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服务私有云平台,有效支撑了分布式存储和计算环境,存储了过去6年的船舶轨迹大约650多亿条数据。实验室研究并掌握了国际领先的港航大数据分析关键技术和应用方案,面向港航业提供大数据咨询、培训、战略规划、技术方案、技术研发、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