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这片东海之滨充满创新活力的沃土,奋进在新时代的浩荡东风里。
15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聚焦“如何发挥优势,如何补齐短板”两个关键问题,提出“八八战略”,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指向未来的八项举措。15年接续奋斗,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全体干部群众以“八八战略”为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坚定不移地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阔步前行,奋力推进浙江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迈入新征程,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用实干与担当续写着“八八战略”大文章。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行走在之江大地,改革成果绽放在人们满意的笑容里,发展进步洋溢在干部群众喜悦的精神里,新气象新作为绘制成美好生活的幸福底色。今日起,光明日报开设《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专栏,讲述浙江各地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奋斗故事,捕捉当地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省上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新画卷徐徐铺展。
“结婚27年,我的年假没有一次休足过。”潘国华说话、走路都显得忙碌。
“有一段时间,我一年要引航400多艘船。”作为全球第一大港的第一号引航员,宁波大港引航有限公司高级引航员潘国华依旧感到自己的事业特别完美,自己的人生特别有成就感。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2017年成为全球唯一吞吐量超过10亿吨的大港。“我本来微不足道,但因为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在这样的舞台上,我便成了一道风景,这是何等的荣光呀。”
按照国际惯例,所有外轮进入一个国家的港口,必须由本国的引航员领进港口。国外引航员一般是由优秀的船长或大副转岗过来,而我国的引航员主要由大学培养出来。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我国设立4个经济特区以及沿海14个一级对外开放口岸,急需大量引航员。“由于人才奇缺,国家就在大学设立引航专业,以加快培养相关人才。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给了我从事这个职业的机会。”从1985年毕业到宁波港务监督局引航科工作起,潘国华一干就是33年,见证了在这个港口发生的所有奇迹。
宁波与舟山曾经隔海相望。2003年,浙江省开始实施“八八战略”,宁波舟山港一体化项目启动,迎来了两港强强合作的新征程。2005年,宁波舟山港管委会正式成立。习近平在成立大会上指出,浙江未来经济发展的出路在海洋。从此,浙江港口人牢记嘱托,奋力奔跑,开启了迅速崛起之路。
潘国华从口袋里掏出手机,那里有他一直保存的一张图表:宁波舟山港与曾经的世界第一大港荷兰特丹港集装箱吞吐量、总货物吞吐量对比图。从1985年至2017年,荷兰鹿特丹港集装箱从265万标准箱增加到1360万箱,货物吞吐量从2.5亿吨增加到4.67亿吨;宁波港集装箱从零增加到2460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从1000万吨增加到10亿多吨。这就是潘国华工作32年见证的奇迹。
2016年,宁波舟山港集团成立,这距离宁波舟山港管委会的设立,整整10年。这10年,是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加快改革创新、不断突破体制机制束缚的10年。宁波、舟山隶属于不同行政区域,资产、税收、人员,归属两个地方管辖,要实现实质性合并,谈何容易。但正是有了“八八战略”强有力的指引,面对历史重任,宁波舟山港人实现了目标,创造了奇迹。
国家兴,则港口强;港口兴,则引航强。“中国现有持证引航员大约2000多名,这里面我的同学就有100名左右,很多小港口的同学十分羡慕我每天可以引领大船。”潘国华表示,引航工作极具挑战性,因为每次引航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但这也是投入小、回报大的工作,引航技术的些许进步,往往就会带来巨大效益。
“为了感恩港口、回报社会,我成立了一个10人的攻关团队,搞了很多课题研究和技术创新。”他自豪地列举了自己的得意之作:镇海港区超长船舶倒航出口,解决了2万吨以上船舶无法进出甬江口的难题,大幅度提升了镇海港区的规模,为以后建造5万吨级码头打下坚实基础;虾峙门口外30万吨超大型油轮过驳,引航员现场发挥专业技能,首创了国内航行中过驳的先例,创立了原油过驳的宁波品牌;通过梅山课题,使得进港船舶长度从300米提升到354米,梅山港区船舶接纳水平直接进入万箱船时代。
“在本职之外搞科研,是因为我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提升引航工作的知名度,让社会更加了解这个职业的重要性。通过努力不断给港口企业、航运企业、物流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潘国华卓有成效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17年他被浙江省海港集团评为首届十大海港工匠,今年他又被评为全国十佳引航员,并排在首位。
“我理解,开放是路,改革是车。借助开放,我们打开了通往世界的通途,通过改革,我们推动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了强身健体。”告别之际,潘国华用自己洪亮的嗓子大声说道,“我的梦想与强港梦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我不怕挑战,因为只有在挑战中才能实现人生梦想。”
在这个空前广阔的舞台上,潘国华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再次证明:这是一个人生会出彩、梦想会成真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