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克森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活跃的船厂数量迅速减少,截至2018年4月初已减少至350家。这一趋势在国内最为显着,国家资金重点支撑着国营船厂,众多民营船厂越来越努力的寻找着订单。
看国内造船市场
自2009年初以来,中国的“活跃”船厂数量已经从391家减少到2018年4月初的112家,为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三大”造船大国中的韩国和日本的船厂数也锐减,其中韩国的活跃数量从39家减少到14家,而日本由70家减少到55家。
然而,在中国,有国家资金支持的船厂和其他的船厂之间的情况有所不同。截至2018年4月初,国有控股的中船工业集团和中国重工集团以及其他国营活跃船厂数量从2009年的52个减少到44个。在同一时期,大部分活跃的民营船厂从305家大幅下降至50家,而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和地方政府船厂的总数则从34家减少到18家。
自此,从2018年4月开始,中国活跃船厂中国营企业占比达40%,这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高比例,此数据在2009年初只有13%。
国家支持的力量
虽然中国造船的总订购量有所下降,但国营船厂的订单份额在得到国有资金的支撑后已从2009年的31%上升至2017年的59%(总计630万CGT中的372万吨)。相比之下,民营船厂的订单份额从2009年的50%下降到2017年的31%(2017年为340万CGT的105万吨)。
持有订单是关键
尽管中国造船市场现在的总体情况与之前截然不同,在订单份额稳步增长的前提下,以国营企业为代表的订单比例现在已回到2006年的水平,国营船厂的市场额已从2009年的44%增加到2018年4月的57%。
所以,尽管中国的活跃造船厂数量急剧下降,但国企和民企之间的情况差异甚大。一方面国营船企持续受到国家资金的支持,另一面民企船厂都在垂死挣扎,过程中许多船厂因无力竞争而被市场抛弃。随着民企船厂订单迅速下降,国企船厂又貌似回到了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