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轮渡公司招聘船舶电工、驾驶、轮机和电焊工岗位,开场仅半小时,有意向的应聘者达3个。现场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常年在长江、海上跑船,生活比较枯燥,到了40多岁,不少人想“上岸”稳定下来。这个岗位虽然在长江上开轮渡,但每天可以回家,年薪可观。由于早班需要4:50到岗,晚班晚上10:00后才能下班,最好是居住在工作沿线上下班比较方便。汪师傅本来对这个工作很感兴趣,看到“年龄45岁以下”的要求后放弃了,感叹自己“上岸晚了”。
与老船员迫切想“上岸”不同,航运相关专业毕业生对“下不下水”很犹豫。前来应聘的小张同学表示: “如果想当船员,很早就可以签约了,拖到现在,就是想找跟航运有关但不用‘下水’的岗位。现在内河普通船员收入每个月在2000元左右,还不如普通工人。”可另一方面从南通专门赶来的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郝同学则不这么认为:“好不容易考到海员适任证书,准备当船员,趁年轻,多点经历,主要是多赚点钱。学的就是这个专业,搏一把!”
与此同时,男性船员还面临着交友困难这一尴尬局面。快30岁的小陈,已经断断续续谈过4个女朋友,结果都因为是当船员,女方一听就分手,由于常年在水上作业,漂泊不定,没有节假日之分,船员们也被戏称为“水和尚”。孤独,寂寞,无聊是生活常态。(小编表示:咱们跑内河的相较而言比较轻松,即使漂在江上,移动信号还是很充足。)
来来往往的船舶,上上下下的船员,构成了今天长江的繁荣一面。当前船员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已成为事实,老一代船员在慢慢的老去,新一代的船员却没能及时的跟上。随着时间的久远,这样的断层的情况越来越激烈,这也为船舶经营者提出了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