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海航运信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航运动态 » 船舶市场

中国邮轮产业,慢下脚步思考未来

来源:时间:2018-01-23点击:108次

  据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11个邮轮港共接待邮轮1181艘次,同比增长17%;我国邮轮旅客出入境495.5万人次,同比增长8%。相较之前十余年的高速增长,中国邮轮发展在2017年出现首次增速放缓。更有媒体报道,2018年中国邮轮乘客将首次下降。受价格下滑和赴韩游下滑的打击,邮轮公司纷纷将船只调离曾经是该行业最有前途市场的中国。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邮轮产业为何突然转向?一时间,忧虑四起。

       据行业权威期刊《Cruise Industry News》预测,2018年中国将有240万中国游客搭乘邮轮,较2017年的280万有所下降,中国市场上几乎所有邮轮运营商都已削减运力。据高盛(Goldman Sachs)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此预测:在截至2016年的4年中,中国的邮轮乘客每年增长70%。2018年,两家邮轮巨头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Royal Caribbean)和嘉年华公司(Carnival)分配给中国市场的船舶占比为5%到10%,均下调了分配给中国市场的船舶比例。

       “国际邮轮公司将削减它们的运力,2018年乘客数量可能减少”
       ——皇家加勒比中国区总裁刘淄楠
       “我们正在让市场找到平衡”
       ——嘉年华国际运营副总裁Anthony Kaufmann

       上述数据与事例都充分显示出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邮轮业将在2018年迎来发展拐点。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增速放缓?行业目前最应当重点关注及思考哪些方面?对于中国邮轮发展前景持有何种态度?

       郑炜航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在我看来,增速放缓的原因有三个:第一,邮轮运力投放太快;第二,对邮轮认知的引导没有及时跟上;第三,邮轮市场的价格太低迷。

       我认为,增速放缓现象很正常,进入二三年短暂的调整期是必要和有益的,有利于邮轮公司和旅行社构架共盈持久的销售机制;有利于旅客对邮轮是旅游目的地的正确定位和认知;有利于改变近两年备受质疑的邮轮岸上购;有利于将邮轮打造成为休闲度假的生活常态,而不是一次性的体验。而这四个“有利于”,则是行业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我对中国邮轮发展前景一如继往的信心满满。

       谢燮
       交通部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我认为,市场放缓并不可怕。回顾中国邮轮发展的这十多年可以发现,中国邮轮市场的低迷和徘徊并非第一次,只不过当初的基数比较低,业界对那样的变化不是那么敏感。任何市场都是一个变化波动的市场,供给和需求都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是长期因素,有些是短期因素。诸多因素多重叠加构成了现在的市场供需关系,进而影响下一阶段人们的决策。

       我认为,构建中国邮轮新生态需要稳健的步履。中国邮轮市场的生态圈并不和谐,这表现在邮轮公司、旅行社和旅客的三方关系的不和谐上。市场增长太快的情景下,邮轮旅游参与的三方都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市场增长慢一下,可以让大家有机会反思过往的发展路径,优化行业的组织模式,并促发行业的制度变革,进而构建中国特色的邮轮生态。国外同行的模式不见得适合中国市场,需要各界齐心协力为构建中国邮轮新生态而努力。2018年,正是中国邮轮市场的调整期,让邮轮公司理解这个市场的别样规律,让地方政府反思过往邮轮补贴政策的得失,也给监管部门出台适应中国邮轮发展的政策提供时间窗口。对于中国邮轮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陈然峰
       嘉年华集团中国区总裁

       陈然峰表示,这次放缓调整,正是邮轮产业相关各方能够慢下脚步思考未来健康的邮轮产业该往何处去的时机,其中最应当关注的,不是简单的投入,而是从邮轮生态圈的角度去思考整个产业的永续发展。近几年中国的邮轮市场高速发展,吴淞口邮轮码头如今已成为亚洲第一,未来必然还会继续向前,但一个基本的判断是,中国的邮轮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2017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
       去年发布的《2017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中提到,目前国内邮轮旅游市场正逐渐由“高速发展”向“平稳发展”转变。国内邮轮港口接待量、出入境邮轮游客接待量的增长速度下降,与邮轮市场规模的基数大幅度提升有直接关系。未来,国内邮轮应该要推出更多自由组合式产品,以特色化、多样化吸引更多游客,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和服务价值体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