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泰州海事局运用“核管”方法管理危化品船舶再发“新芽”,辖区中海油通江油品码头在长江率先引入了人工智能“选船”系统,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泰州海事局将推动辖区危化品航运企业提升自主监控能力,作为“核管”方法运用的重要抓手,辖区形成了新浦化工码头“红丝带”隐患排查、海泰油品码头“不让一滴油污染长江”等系列企业文化和制度。近期,辖区通江油品码头创新举措,在引入了人工智能“选船”系统。据介绍,该系统为长江首例,通过防爆的手持终端“安全眼”,由企业外聘的专业“管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清单式对到港危化品船舶实施详细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安全眼”终端,对船舶进行智能分级评定,同时结果自动记录到后台数据库,智能选择高标准船舶参与运营,从而实现提高船舶准入、减少安全风险的目的。该系统的开发、维护以及码头装卸作业、船岸界面管理等全部由外聘的专业管理服务公司实施,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对比传统的“选船机制”,该系统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更高、专业性和实用性更强。
下一步,泰州海事局将持续跟踪“安全眼”智能“选船”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必要时做好推广,提高企业自主监控能力,推动“核管”方法运用的全面开花结果。